SERVICE ENQUIRY
For service enquiry and request for proposal, please fill in the form below.
For service enquiry and request for proposal, please fill in the form below.
[Click here for English version]
提到智慧城市,很多人都有聽過,但真正了解的人可能不多。今天的受訪對象是 Axis – 一家來自瑞典的科技公司,主要發展與攝像鏡頭/感應器等相關的業務。我們很榮幸能邀請到 Axis 的亞太區智慧城市發展項目經理 Elvis Law,在百忙之中抽空與我們講解一下關於智慧城市發展的話題。
智慧城市其實是由最初的城市監控系統 (City Surveillance) 演變出來的。它的發展離不開林林總總的感應器和鏡頭,記錄城市的環境、每日的種種時刻、發展和變化,根據這些得到的數據,為城市選擇最合適的管治方法和政策,便利民眾。
在傳統的城市監控系統之上,要發展一個具「智慧」的城市,行政機關會應用到電腦視覺 (Computer Vision) 等技術,由電腦自動化地分析所得畫面,在有需要的情況下及時通知相關單位。通過自動化,進一步提升整個過程的效率和智能度,同時利用這些科技為居民帶來更便利的生活。
在這裡,Axis 作為一個相關科技的提供者 (Technology Provider) 的角色,Axis 的網絡鏡頭會成為分析平台,去解決各種城市會遇到的問題。
主要有三大應用。
維護公眾安全和公共秩序是地方政府其中一個重要目標。配合科技,政府能更具效率地偵測到突發事件/意外/非法行為的發生,及時作出應對。例如:
所謂衣食住行,出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智慧流動除了能提高整座城市的運輸效率、確保交通安全、改善交通狀況,還能便利到每一位使用交通網絡的市民。
應對環境問題也是其中一種智慧城市的應用。
Image Sources: HKBWS
香港於不少地方都有成功地運用到智慧城市技術:
現時,社會上對這種智慧科技能否保障個人隱私方面仍存在憂慮,導致不少潛在發展項目因遲疑不決而止步。
要平衡個人隱私與智慧城市發展,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作為政策的推行方,面對市民的疑慮和坊間的反對聲音,向公眾提供更多關於智慧城市發展的資訊是需要的,迴避有時只會減慢香港智慧城市發展,使香港落後於其他國家,帶來更大的反效果。提高計劃的透明度、更積極進行公眾諮詢和與公眾溝通,增加市民的信心,才是解決問題根源的辦法。另一方面 ,透過 Axis 鏡頭的人工智能動態 Privacy Mask,亦能有效保障市民私隱。
回顧過去那些推展得較為成功的智慧城市項目,這些項目的團隊都有一些共通點:
第一,他們對整個項目都有一個清晰、符合實際狀況的考量和期望,而且要對項目中所應用的技術有一定程度上的透切了解。人工智能科技雖然在持續進步,但要做到真正的「Smart」,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就例如它的準繩度和可以處理到的微細資訊還是不足夠與真人相比的,過於理想的目標只會讓整個計劃停滯不前,增加時間和社會成本。期望在計劃的開頭就能取得接近 100% 的準繩度是無疑是過於理想的,而且電腦視覺人工智能亦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學習,以取得更高的準繩度。要做到「落地」地施展項目,團隊需要對技術有充足及透切的了解。項目的監督、時長、成本等管理方面的考慮固然重要。但如果可以花多一點時間於最新科技的了解,以及增加與技術團隊的溝通,便能提升整個項目最終可達到的完成度。
第二,智慧城市工程的使用年期長,覆蓋範圍廣。因此,展開計劃時,工程的質素是很重要的。若在推行智能影像分析項目和施工時追求以最低成本 (The Lowest Setup Cost) 建設,除了達不到預期的分析效果,日後還需要付出更高的維護費用 (Maintenance Expense) 去維修和維護系統,導致總成本大幅增加。除了要確保設備如網絡鏡頭和感應器的質素外,鄰近配套如穩定的網絡供應/網速;系統網络保安/鏡頭的物理高强度保護等等,都緊繫著整個工程的質量。長遠的項目發展能讓團隊重視到方案的整體品質性,以發展一個可持續 (Sustainable) 和可擴展 (Scalable) 的智慧城市工程,容許計劃在日後也能持續發展和更新。
從鏡頭、感應器等硬件配置的升級;到人工智能、電腦視覺分析系統等軟件的功能提升,智慧城市技術正不斷發展。例如現在已有內置圖像處理器 (GPU) 的閉路電視鏡頭,在未來,Axis 會推出內置元數據 (metadata) 系統的閉路電視鏡頭,不再需要額外連接分析用的電腦,鏡頭自身已是一個強大的電腦視覺平台,可進行更多樣的影像分析和數據記錄,供軟件開發商直接取用所需的資料。隨著鏡頭邊緣影像分析功能日趨强大,更多人工智能影像系统供應商,會利用鏡頭平台發展出多元化分散式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大大加速智慧城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