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ize Consent Preferences

We use cookies to help you navigate efficiently and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s. You will find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all cookies under each consent category below.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enabling the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site. ... 

Always Active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whatsapp x

WhatsApp Number

85261130481

Message
contact x
採訪Axis - 香港的智慧城市出路 - Motherapp

採訪Axis – 香港的智慧城市出路


01.09.2021

[Click here for English version]

提到智慧城市,很多人都有聽過,但真正了解的人可能不多。今天的受訪對象是 Axis – 一家來自瑞典的科技公司,主要發展與攝像鏡頭/感應器等相關的業務。我們很榮幸能邀請到 Axis 的亞太區智慧城市發展項目經理 Elvis Law,在百忙之中抽空與我們講解一下關於智慧城市發展的話題。

1. 智慧城市發展與 Axis 鏡頭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智慧城市其實是由最初的城市監控系統 (City Surveillance) 演變出來的。它的發展離不開林林總總的感應器和鏡頭,記錄城市的環境、每日的種種時刻、發展和變化,根據這些得到的數據,為城市選擇最合適的管治方法和政策,便利民眾。

在傳統的城市監控系統之上,要發展一個具「智慧」的城市,行政機關會應用到電腦視覺 (Computer Vision) 等技術,由電腦自動化地分析所得畫面,在有需要的情況下及時通知相關單位。通過自動化,進一步提升整個過程的效率和智能度,同時利用這些科技為居民帶來更便利的生活。

在這裡,Axis 作為一個相關科技的提供者 (Technology Provider) 的角色,Axis 的網絡鏡頭會成為分析平台,去解決各種城市會遇到的問題。

 

2. 各地政府都在積極推展智慧城市發展,有哪些應用方向的較為常見的?

主要有三大應用。

公眾安全 (Public Safety)

維護公眾安全和公共秩序是地方政府其中一個重要目標。配合科技,政府能更具效率地偵測到突發事件/意外/非法行為的發生,及時作出應對。例如:

    • 人群管制 (Crowd Management):例如面對人群聚集風險,二十四小時運作的閉路電視鏡頭配合電腦視覺 AI 圖像分析,再傳遞訊息到相關單位,能避免定期派人巡邏所造成的人力浪費。
    • 公眾治安:除了影像,還能透過網絡鏡頭收集聲音去辨識意外的發生。外國例子會利用鏡頭上的音訊裝置偵測槍聲/女性尖叫等。透過鏡頭及時發現意外及了解現場狀況,為警方/救援人員提供更快更準確的資訊。

智慧流動 (Smart Mobility)

所謂衣食住行,出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智慧流動除了能提高整座城市的運輸效率、確保交通安全、改善交通狀況,還能便利到每一位使用交通網絡的市民。

    • 針對公路:架設在公路附近的攝影機能實時自動偵測道路的車流量及交通事故,將即時資訊傳回管理者,再由管理者決定是否通知道路使用者。
    • 針對馬路和交通燈:架設在交通燈附近的光學或熱能感測鏡頭能實時監測過路者的人數,智能決定實時的交通燈訊號,避免出現司機/路人空等交通燈的情況。相關鏡頭亦能監測使用者的行為,例如人車爭路/衝燈/違泊,或其他沒有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

public transport cctv

環境監控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應對環境問題也是其中一種智慧城市的應用。

    • 應對自然災害:外國會以智慧城市科技去應對自然災害,採用感應器和網絡鏡頭實時偵測環境變化。在天災、氣候異常或突發天氣變化發生時(例如地震、龍捲風、暴雨),透過網絡揚聲器即時通知民眾,提醒民眾做好防災準備。澳門就是其中一個好例子。
    • 偵測破壞環境行為:有些企業/個人會為了貪圖方便,故意將垃圾/廢棄物非法傾倒到街邊或閑置的土地。這些未經處理的廢棄物除了會阻礙行人過路、影響環境衞生,更可能會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運用網絡鏡頭和電腦視覺技術,環保署可通過影像監測到非法傾倒的行為,檢控有關涉案人士或公司。

illegal dumping
Image Sources: HKBWS

 

3. 香港於智慧城市的發展上有哪些做得較好的地方?

香港於不少地方都有成功地運用到智慧城市技術:

    • 在公眾安全方面,香港的治安一向是不錯的,嚴重罪案發生的頻率較低。但我們也能應用:
        • 公眾秩序:例如面對路人餵飼雀鳥/在街道上在亂拋垃圾等風險,同上,配合閉路電視鏡頭和電腦分析,方便執法機關偵測、調查和追究相關人士的法律責任。
    • 在智慧流動方面,政府現時正續步開展各大型公路和隧道的閉路電視系統更新工程。除了更換新型號的鏡頭外,亦有與不同的技術提供者合作,不斷增加包含電腦視覺技術等 Smart Technologies 在道路網絡內的應用,去收集更多相關的交通數據,提升道路運作效率。
    • 在環境監控方面,雖然香港較少發生嚴重天災,但我們依然能應用這項技術:
        • 偵測山火:每逢清明時節/乾燥的秋季,鄉郊地區不時會發生山火,嚴重的甚至需要疏散附近居民。透過網絡鏡頭和電腦視覺技術,分析疑似火苗/火種的出現,及時發現並通知消防人員和附近居民。降低大火釀成的機會,保障人命和財產安全。
        • 偵測野生動物:野生動物不慎闖入鬧市的案例不時都會發生,今年也有發生過野豬登上港鐵車廂的趣聞。運用網絡鏡頭和電腦視覺技術,及時發現到野豬的蹤跡,便能將其引導回郊區。

Axis in HK

 

4. 香港又有哪些地方還需要進步?

現時,社會上對這種智慧科技能否保障個人隱私方面仍存在憂慮,導致不少潛在發展項目因遲疑不決而止步。

要平衡個人隱私與智慧城市發展,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作為政策的推行方,面對市民的疑慮和坊間的反對聲音,向公眾提供更多關於智慧城市發展的資訊是需要的,迴避有時只會減慢香港智慧城市發展,使香港落後於其他國家,帶來更大的反效果。提高計劃的透明度、更積極進行公眾諮詢和與公眾溝通,增加市民的信心,才是解決問題根源的辦法。另一方面 ,透過 Axis 鏡頭的人工智能動態 Privacy Mask,亦能有效保障市民私隱。

 

5. 毫無疑問智慧城市將會是未來的大趨勢,在展開智慧城市計劃時,有什麼訣竅是需要留意的嗎?

回顧過去那些推展得較為成功的智慧城市項目,這些項目的團隊都有一些共通點:

第一,他們對整個項目都有一個清晰、符合實際狀況的考量和期望,而且要對項目中所應用的技術有一定程度上的透切了解。人工智能科技雖然在持續進步,但要做到真正的「Smart」,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就例如它的準繩度和可以處理到的微細資訊還是不足夠與真人相比的,過於理想的目標只會讓整個計劃停滯不前,增加時間和社會成本。期望在計劃的開頭就能取得接近 100% 的準繩度是無疑是過於理想的,而且電腦視覺人工智能亦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學習,以取得更高的準繩度。要做到「落地」地施展項目,團隊需要對技術有充足及透切的了解。項目的監督、時長、成本等管理方面的考慮固然重要。但如果可以花多一點時間於最新科技的了解,以及增加與技術團隊的溝通,便能提升整個項目最終可達到的完成度。

第二,智慧城市工程的使用年期長,覆蓋範圍廣。因此,展開計劃時,工程的質素是很重要的。若在推行智能影像分析項目和施工時追求以最低成本 (The Lowest Setup Cost) 建設,除了達不到預期的分析效果,日後還需要付出更高的維護費用 (Maintenance Expense) 去維修和維護系統,導致總成本大幅增加。除了要確保設備如網絡鏡頭和感應器的質素外,鄰近配套如穩定的網絡供應/網速;系統網络保安/鏡頭的物理高强度保護等等,都緊繫著整個工程的質量。長遠的項目發展能讓團隊重視到方案的整體品質性,以發展一個可持續 (Sustainable) 和可擴展 (Scalable) 的智慧城市工程,容許計劃在日後也能持續發展和更新。

 

6. 在行業工作多年,你對未來的智慧城市科技發展有什麼展望嗎?

從鏡頭、感應器等硬件配置的升級;到人工智能、電腦視覺分析系統等軟件的功能提升,智慧城市技術正不斷發展。例如現在已有內置圖像處理器 (GPU) 的閉路電視鏡頭,在未來,Axis 會推出內置元數據 (metadata) 系統的閉路電視鏡頭,不再需要額外連接分析用的電腦,鏡頭自身已是一個強大的電腦視覺平台,可進行更多樣的影像分析和數據記錄,供軟件開發商直接取用所需的資料。隨著鏡頭邊緣影像分析功能日趨强大,更多人工智能影像系统供應商,會利用鏡頭平台發展出多元化分散式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大大加速智慧城市的發展。

 

在社交媒體上追蹤我們! | Facebook | LinkedIn | Twitter